2019年03月16日
正言談營銷——KOL種草,下邊這幾點你做好了嗎?
信息傳播越來越網絡化的今天,KOL已經發展成為了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的重要節點,KOL便成為了品牌推廣的常規手段。
雖然KOL投放已經成為了營銷標配,但是依然存在投入和結果千差萬別的情況。究竟如何才能在KOL傳播中獲得最佳效果呢?
促進UGC,形成社交互動聲量
首先必須明確的是,越是人格化的投放越能激起潛在客戶的表達欲望,也就是說越是通過講故事或者具體事例進行產品宣傳,軟性植入更能讓用戶找到共鳴,激起用戶UGC的創作欲和分享欲。
第二要做到跨平臺多點覆蓋,媒體碎片化的時代,用戶對品牌的認知需要需要多次的觸達傳遞,比如你在朋友圈看到一個好友轉發一篇文章可能不會有打開的欲望,但是當好友集中轉發的時候,你敢說你沒有打開的欲望嗎?因此品牌也是需要跨平臺、多觸點覆蓋的。
第三點,一定要注重投放人格化自媒體,越是人格化高的,KOL的用戶粘性和帶貨能力就越大強大。而咨詢整合和信息分享類的賬號就會弱很多。
激發KOL的主動轉發,獲得額外曝光
通常情況下,優質的內容加上大品牌才會吸引未投放的KOL主動轉發。
KOL的主動轉發其實是一種錦上添花,更需要品牌自身才社交平臺上已經存在一定的傳播聲量。某種程度上來說,KOL的主動轉發更利于大品牌和大IP的二次傳播。
實現品牌種草,品效結合
如何在擁有聲量的同時也擁有銷量,這個問題一直被營銷界拿來不停的討論。
種草文通常有推薦理由、產品功能介紹、優惠信息傳達三部分組成,需要圖文配合,一點也不能缺失。
用戶在看完KOL的主體內容以后還會習慣查看相關留言評論,這些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用戶的購買決策,因此不僅僅只是重視投放,更是要重視投放后的輿論引導。用戶留言有滯后性,品牌推廣過程中要持續監控,往往臨門一腳就能實現高轉化。